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限350字。

排序
分頁:
  • 看中國網友
    1樓
    戰爭又是必然的歸宿——戰爭與和平的交替出現就是人類的歷史?你在說什麼! 御用學者也開始歇斯底里了?
    1595990471041 3
    看中國網友
    1-1樓
    一家之言嘛,不必太當真。
    個人以為如松只是就當下形式提出了一個最具有說服力和邏輯性的結論[逆全球化]。很多人有這樣的看法卻沒敢説,如松幇很多人提出了這個難以迴避的話題,何不以包容多元及開放的心態去看待呢?事實上全球化帶給世界最大的貢獻,我反倒以為更多是多遠價值觀上的正面影響。
    在全球化的進退問題上來講,個人比較支持如松先生的看法,短期會有逆全球化潮流湧現。但長期看,人類多元文化與智慧的高度層面融合統一是必然。因為我相信人類的所有民族與國家,不分男女老少是什麽膚色,必然會為了一個超越【生存】為錨的更「高尚」的理由而團結但一起。
    短期我支持如松先生逆全球化潮流的論據支撐非常簡單。就像剛剛談到了,個人認為全球化對於世界與人類進步的貢獻,更多在於多【優質】元文化與價值觀的共享,而非物質資源取得的便利性上。對於這一點網際網路產業的世界性崛起現象反過來支撐了我的這一論據與觀點。
    近日在大陸一個沿海國際大都市,為了找一本海外IT產業新貴出版的原版進口外文書,幾乎轉變了整個城市依然空手而歸,某寶上也是祇有譯制書。途中沿一所知名外國語大學繞了一大圈,疫情環境下書店全部關門,小吃店酒吧KTV卻【堅守】這報復性消費的最後一班崗位。各類優質書類資源最豐富的書店,竟然不開在知名外國語大學周圍,而是本地生活區域周圍的大型購物消費商場裡。
    綜上所述,我的觀點是失去全球化帶給世界與人類進步的最大貢獻[優質多元文化信息共享]的這一現實環境下,短期性崩毀重組轉變很難避免。和大陸製造業需要轉型升級的情況如出一轍。
    話雖如此,大家不必非得帶著消極悲觀的負面看法去看待逆全球化的出現。事實上不說其他古代文明瞭,單單中國所謂的「封建王朝」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商貿的國際化雖由於交通效率限制不及現代,可是文化、音樂、藝術等領域精神層級的交流缺幾乎沒有被間斷過。
    希望更多像如松這樣的作者提出不同的看法與觀點,因為多一些這樣的人,這個世界就多了一些不同的可能性。所謂的全球化所追求的繁榮,不恰恰就是如此嗎?
    很多人支持全球化,可他們的認知與生活方法缺在抵消著全球化為人類與世界帶來的正面影響,不覺得很奇怪嗎?
    1596196143696
  • 看中國網友
    2樓
    好文,不過現在核大國之間很難動武。但這種故意製造戰爭氣氛,足夠逼迫歐美日資本回家了。
    159915784819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