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下午,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體學習習近平講話示意圖片(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看中國2025年7月2日訊】習近平在下臺的風雲中,連續主持三大會議,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穿上華麗外套的同時,邊疆「諸侯」馬興瑞去職另有任用,各方揣測各有理由,但指向會否「誤讀」?
6月30日至7月1日,習近平連續主持了三個會議,其中最為受到關切的是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工作條例》(以下稱條例);當然,這一背景是在紐約郵報以及美國前官員關於中共高層權力更迭的「秋天有變」的背景之下,更加之掃習元老幫成立顧問小組的網傳消息,所以,習近平「交權」過渡已經開始。
上述條例並非空穴來風,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起源」於2023年中共國務院第9號公報: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
該方案所稱的「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是「深化黨中央機構改革」的所謂重大舉措,包括兩個機構:「中央金融委員會」與「中央科技委員會」;也就是說,「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內涵是金融與科技兩大板塊;看似與「政治權力」關係不大,而且,「中央財經委員會」的基礎定義就是「財經工作的決策議事協調機構」;中央科技委員會,也是中共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
看似條例就是這兩個「決策議事協調機構」的「職責定位」等幫規制定。所以,很容易被仍然認為習近平權力「牢固」的網友,看作是習近平進一步擴權或抓緊權力的動作。
不過,要清楚,中央財經委員會與中央科技委員會在2023年就被「內定」為黨中央的兩大機構,但卻遲遲沒有任何動靜,卻在秋天有變前,搬出條例審議,在政治局討論,並側重「堅持謀大事、議大事、抓大事」;更重要的是「頂層設計」,而什麼重大工程需要「更為有效的統領和協調」?
那就只能是權力更迭。
這次審議給出一個關鍵語句:稱該機構「是健全黨中央對重大工作集中統一領導、推動重大任務落實的重要制度安排」——集中統一領導與習近平下臺草擬的罪行、錯誤的指向相同。而制度安排,則為修改黨章埋下伏筆,可參見我們過去的文章。
《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工作條例》脫胎《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但性質不同(圖片來源:網路截圖)
習近平下臺前最後的顏面必須保住,但又不得不被迫讓掃習元老幫「名正言順」,就如同我們前面所言,總要有個過渡機構解決遺留問題,這還得「假習近平之手」來完成。
所以,這應當看作是習近平在玩弄「決策議事協調機構」的文字遊戲,暗透出的是一個更大的訊息:那就是作為機構之一的「中央科技委員會」,主任是丁薛祥,這與我們前面所言丁薛祥接任習近平「不謀而合」,而原定「中央金融委員會」,作為「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該委員會的主任是李強,預示習近平下臺,總理的變化會很小。
同時,機構負責人浮出水面。
習近平無意放出了一個煙霧:7月1日上午,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但是這個「中央財經委員會」與「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沒有一毛錢的關係。理解為習近平下臺前的「慣性動作」比較合適。
除了「條例」在規範「集中統一領導」與「制度安排」的重大確定,原有的2023年「方案」的兩大「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不見蹤影,更沒有議事協調機構的成員名單等基本情況,這就很容易被外界理解為中顧委的2.0版本,但這一說法不夠精準,因為條例文案目前仍未公布,一般而言,元老恐怕很難在現行條例中出現,而是以邀請形式寫入條例的可能性更大,這樣既能起到元老干政的作用,又能不違背邪教黑幫教規幫規,敘事方法很可能是「邀請具有經驗的老幹部參與‘決策議事協調’」。
按照我們前面敘事的思路再看,6月30日下午,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體學習,看似與早前學習的黨八股沒有多大變化,議程也相似,習近平「聽取講解和討論後發表重要講話」也一成不變,但是,這次講話的氣氛異樣。
央視多次展示張又俠在會中(圖片來源:網路截圖)
本次習近平講話的報導較之以往多出了差不多1分半鐘,大有習近平最後「遺訓」的味道。整個氛圍也是如此,凝重中多少有些傷感,央視鏡頭多次展示張又俠的存在,幾乎可以透見給予習近平體面下臺的最後榮耀的感覺。
人要死之前的迴光返照大多如此。
黨文化的標點符號都會給出洗腦的效果——越是顯示頂峰,越是裝模作樣,越是將要覆亡,越是冠冕堂皇。
國安部長陳一新是否缺席會議不得知,但央視沒有展示陳一新的鏡頭,很難說是不是病入膏肓(圖片來源:網路截圖)
我們來個轉折:這三大會議的後續,是不是配合審議「條例」,第二天就讓馬興瑞離職?
7月1日,參與條例審議的政治局委員馬興瑞,兼任的新疆書記一職「不再擔任」;開啟可能「平級調動或待定安排」的「另有任用」模式。
一般而言,「退出實權崗位;」,轉崗人大政協總是在「換屆選舉」之前,或因某種原因邊緣化,中途去職疑問更多。但也有例外,甚至不乏另有任用被調查的案例,如2020年8月12日,原四川西昌市委書記李俊被安放「另有任用」四個字,但9月11日就遭調查後雙開。
所以,「另有任用」不見得就是好事。
不過,馬興瑞已經是副國級官員,要陞官也不適用「另有重用」。但在條例之後的這一變動,完全可以有過渡安排的猜測。所以說馬興瑞要接替王小洪的也有,呼應當初王小洪將被免職的傳聞。
馬興瑞照本宣科表示支持中央決定,表情凝重,是告別新疆還是告別仕途?(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不管怎麼說,還不能完全確定馬興瑞的真實去向,如果按照中共一貫的處理方式,如陳全國、景俊海轉入二線,馬興瑞會保留副國級職位,在人大或政協出任副主席。這是作為習近平彭麗媛的山東鄆城老鄉的陰影給予的,以及馬興瑞因航天腐敗被牽連而失落的傳言,引申到習近平失勢後信號,也有可能。
翻譯馬興瑞去職前,在新疆「領導幹部會議」上的講話,只能側面感受馬興瑞要麼在推諉,說明自己愚忠2440黑幫指令是被迫的,習近平下臺「殃及魚池」,也是無可奈何,這是傾向馬興瑞被邊緣化的看點。
但如果緊貼「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已經開展工作的背景,馬興瑞2024年就曾一度有接任蔡奇的傳聞,那麼,馬興瑞接替蔡奇有無可能?
這個主意是「謀大事、議大事、抓大事」的需求,也很可能是習近平與元老們達成的協議結果之一。
習近平下台面臨無數後續處理問題,習近平的忠實馬仔蔡奇,會做到什麼程度很難說,但肯定的是,蔡奇不會二次發明超越「入腦入心入魂」的教條,在全黨統一思想,而中辦是「黨中央」的政令的「出口」,重大事項從安排到「貫徹落實」,乃至中共邪教內部密令、直接面對的30.6萬個黨委,或者說,指揮525萬個黨組織實施暴力或散佈謊言,都是中辦的邪教本事的展現。也就是說,在權力更迭中,中辦承擔巨大的任務,要保證權力過渡平穩,中辦主任換人勢在必然。
所以,其實還不能武斷。黨文化的思維定勢常常令「群眾」焦頭爛額。都是被唯物辯證法害慘了的。
重要的還不是馬興瑞被「腰斬」,而是王岐山元老「勢力」陳小江控制邊疆諸侯的「壯舉」,這是觀察中具有共識的看點,那麼馬興瑞出任中辦主任與陳小江控制新疆,還會是「一箭雙鵰」?
概言之,上述動向其實都昭示習近平在做最後的表演,人事變動是基礎的更換,而「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大概率是給予真正的北戴河會議一個「巧立名目」。我們明天繼續來談。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看法)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